
“你知道吗,‘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一句,当时我在录音棚就录了快两个小时,反反复复琢磨咬字、发声,才能撑得起这澎湃的、激昂的开头。”坐在我对面的叶丽仪今年刚刚过完78岁生日,距离她第一次唱《上海滩》足足过去了 45年,但对于当年录制这首歌时候的情景,她说,“不过,从此以后这首歌的开头就这样唱了,再也没有改过。”说罢,她轻轻吟唱起来。伴随着熟悉的旋律,那些华丽的时光,仿佛昨日重新,扑面而来。
孙佳音 摄影
没想到,《上海滩》会那么红
上世纪 70 年代,叶丽仪作为首批华人文员之一, 在汇丰银行上班,“爸爸很爱唱歌,但他一直告诉我‘你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我当时也觉得当个小职员就是我的一技之长。”但叶丽仪从没有放弃过唱歌,她还用业余时间去参加各种比赛。“其实想想,也许把唱歌当一辈子的事业,是早早晚晚都会发生的事情。”只是这一天来得并不晚。1969 年,22 岁的叶丽仪参加《声宝之夜》,并以全场最高分获得冠军。相比一台小电视的奖品,她获得的更大的礼物是节目音乐总监顾嘉辉赏识,并在他的介绍下签约了唱片公司。
上世纪 70 年代,顾嘉辉与黄霑是广告界的最佳搭档,刚入行的叶丽仪成了两人最爱用的广告歌手,从钟表、洋酒一直唱到公益广告。不过,这距离她唱响《上海滩》还需要很久。“那时候我经常在国外演出,错过了很多配唱 TVB 主题曲的机会。1980年,TVB说要拍《上海滩》这个故事,主题曲的创作交给顾嘉辉和黄霑。顾嘉辉老师就说,‘我们想等叶丽仪回来唱’,所以他们就安排我1月回到香港录制。我回来的时候,电视剧已经拍好了,知道主演是谁,也知道他们拍得挺精细,还知道大概是怎样一个三角恋的故事。我录音的那天就觉得旋律和填词都很容易上口,可能知道会反响不错,但没有想到反响那么盛大,也完全没想到到了今天,这首歌今天还被那么多人喜欢。真的没想到。”一连用三个“没想到”,叶丽仪都难以表达自己对《上海滩》的感情,“我真的很感恩,很感恩。一个歌手有一首招牌歌很难,而这首招牌歌我唱了足足 45 年。没法计算这45年里我唱了多少次,因为每次演出都会唱,有时候一场还不止唱一次。”唱了那么多次,会厌倦吗?叶丽仪认真回答我说:“不会。《上海滩》带我去到世界各地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每一次听到前奏,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我仍然会激动得起鸡皮疙瘩。”
叶丽仪为晚报读者题词
终于,到上海滩开个唱
尽管去了世界很多地方,尽管到现在每年叶丽仪还能因为这一首歌的版权收到两张非常丰厚的支票,尽管 1984 年叶丽仪就第一次来到上海,那一年她参加电视节的演出,登台唱了两首歌,其中就有一首《上海滩》,”那时候的上海观众可能不懂粤语,但他们能跟唱。”她还笑着跟记者分享,“这首歌写得非常澎湃,在香港的海会有很多浪,让每一个人都觉得很振奋。不过我直到那年到上海,才知道黄浦江只有潮,没有浪。”叶丽仪笑说,后来她又来过很多次上海,也去过不少次外滩,但这么多年过去,各种因缘际会,她始终没有机会来到没有“浪奔”的黄浦江畔真正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

“所以这次巡演,公司问我有什么想要去的城市,我第一个就说上海。”终于叶丽仪这个香港第一位举办个人演唱会的传奇女歌手,11 月 29 日要在静安体育中心举办她的首次上海个人演唱会了。“《上海滩》自然是必唱曲目,而且编曲依旧不会有任何改动。这首歌改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觉得奇怪,因为原版已经足够深入人心。”但叶丽仪与音乐总监伦永亮会为其他歌曲加入更现代的品位:“比如我在1987年央视春晚上演唱的《送给你明天的太阳》,当年是迪斯科节奏,但这次演唱会版本会改得更摩登。”
关于演唱会的主题“感恩”,叶丽仪说自己有点“自私”:“我就是很想通过一台演唱会,感谢那些在音乐上帮助过、滋养过我的人,那些合作者有些已经不在了。甚至可以说,时代的车轮勇往直前,一去不回头,但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聆听、拥抱、共唱那一个时代。”所以那一晚,叶丽仪不仅将演唱配合演唱会录制新歌《感恩》,希望借此歌表达55年来的个人心声,还将献唱《献出真善美》《万般情》《木兰花》《星光照心窝》和《时间都去哪儿了》等数十首脍炙人口的金曲,“希望跟大家共度一个充满回忆的晚上。”这个每周打三次高尔夫,做一次普拉提,还偶尔骑自行车,可以把自己装进30年前的旗袍里,几乎看不出年纪,却也十足 78 岁的歌手眼里泛着光,她说:“因为音乐,我们永远年轻。”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